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禁止盲目施救,防止事故后果扩大。企业有关负责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预案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在自身救援技术、装备、队伍无法施救的情况下,应及时联系消防救援队伍等救援单位开展救援,并提供有限空间各种数据资料。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要按照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以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教训,指导问题整改,有效防范类似事故.
通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主体责任,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着力解决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不足、现场风险辨识不到位、管控措施落实不力、应急处置演练不够以及各项防护装备配备不足等问题,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水平,坚决遏制同类事故的高发势头,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发展。
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危险化学品、炼油、冶金、、电力、造纸、造船、建材、餐饮、食品加工、市政工程、环保工程、城市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特种设备、通信施工、畜禽养殖等行业领域。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船舱、贮(槽)罐、塔(釜)、冷藏箱、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密闭或半密闭设备;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地下有限空间;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气调库)、粮仓、料仓等地上有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