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一些残疾人如聋哑人、弱智儿童有些终在某些方面也有了大成就的案例来看,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完全是有可能的。就看我们是什么态度,怎么培养了。韩愈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把千里马当普通马培养都不行,更何况把马当猪养?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骄。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要重视、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们宽严有度,做到严厉而不失温情,放手而不失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适当劳动中锻炼他们,同时营造公正的家庭气氛,使这些孩子能在“大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的方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首先一个问题,由于先天的遗传差异、家庭文化背景差异,学生在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有了分化了,偏科、成绩有高低,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差异有时候看上去是不足,但也许恰恰是优势呢!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谁更有优势?有上百条腿的,有四条腿的,有两条腿的,还有没有腿的,谁更厉害?偏科、成绩不好,就一定将来没有好前程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呢!刘邦、朱元璋什么学历?韩信什么大学?李嘉诚什么大学?丁俊晖哪个大学毕业?马云不就是杭州师专吗?传统的教育咨询教育,就是以考试分数论高下,要求学生是全才,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
聆听与尊重
不论年龄大小,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学会聆听并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千万不要把“你以为”的想法附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再小也会有向世界倾诉的愿望。
有研究数据指出,50%的施暴者来自有行为的家庭。而家庭是决定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环境,每一名问题少年的背后是一个充斥冷漠、欺凌甚至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