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叛逆并不可怕,你甚至可以欣赏孩子的叛逆
还有一类隐性叛逆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看起来很听话的孩子。他把叛逆藏在心底,不表露出来,压抑下去。他的叛逆家长关注不到,以为孩子很乖,很平稳。其实这类看上去不叛逆的孩子反倒很危险,因为他们的内心压抑的情绪没有发泄的通道。外显的叛逆可以通过跟父母吵闹,通过玩网络游戏发泄,而不叛逆的孩子他不会发泄,也不懂得发泄,不发泄可怕的结果,就是一遇上挫折,就想不开。
叛逆是一个信号——表明孩子在成长,在改变的同时,它告诉家长有一些东西需要改变了,有时候是整个家庭都需要做改变的。或者说,孩子的叛逆呈现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假如你的孩子沉迷网络,我们要换个角度来看问题,一是网络至少让你的孩子还留在你的身边,他没有离家出走,没有自杀,他还是好好的,如果没有网络,这个孩子可能就真出问题了
所以说, “叛逆”并不可怕,你甚至可以欣赏“叛逆”。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正打算做某件事情,忽然被旁边人催着去做,自己就不想做了。
孩子也是如此,可能他正打算整理房间或复习功课,此时若听到爸妈唠叨“房间乱成这样都不知道收拾收拾吗”,孩子可能就不想收拾了,甚至还会跟爸妈顶嘴。在家长看来,此刻的孩子又叛逆又懒惰,肯定是被宠坏了!
其实呢,孩子只是想夺回一点自而已,“我想做”和“爸妈让我做”给孩子的感受非常不同,哪怕两者做出了相同的决定,但前者更能给我们自主掌控人生的感觉。
孩子叛逆期的典型表现
1、破坏性强: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2、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3、和父母唱反调,不理睬: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战规则和,攻底线 :故意破坏之前订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要达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冲突,易动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争抢同一件玩具,争抢先后顺序,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但又爱抢别人玩具,严重时甚至打人。
6、厌学,沉迷网络,早恋:更有的喝酒抽烟,完全就是问题青年。
家长要明白,几乎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孩子对限制和束缚的反抗。他只是试图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宰。
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一点,父母才有可能从心底接纳孩子的叛逆行为。
就孩子的成长过程而言,叛逆是一件好事,只有父母对待叛逆的态度和方式,学会给孩子更大的空间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才会真正扭转孩子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