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认为:人生本性像一张白纸,无所谓善恶,就像生丝一样,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孩子也一样,是处于生命中吸纳力的阶段,而这时段的人文教育,将对孩子的为人处事做根基。因此,国学启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所选的必修课。
青少年叛逆的行为特点:
一般青少年叛逆行为的表现年龄大多在14岁左右,在学习上,成绩差的学生反叛的比成绩好的学生要多,在性别上,男生又是多于女生,叛逆的青少年经常做出一些十分极端的事情,做事大多不计行为后果,不断地和家长和老师对抗。
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成人所刻意营建的各种限制。从前他无法意识到这种束缚与限制,就是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迷蒙中跃跃欲试。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么的严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长的力量又还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这时候孩子正承受着蜕变之苦,体会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会产生种种叛逆的举动,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什么是叛逆少年。在老师眼里,“叛逆少年”就是成绩落后、调皮捣乱、打架斗殴、无法管教的孩子,在家长眼里,“叛逆少年”就是不爱读书、不务正业、上网成瘾、夜不归宿的孩子。他们让老师头疼,让家长无奈。许多这样的孩子在义务教育内就被教育咨询劝退,还未成年就离开教育咨询,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去哪里,也有很多因此而滑向犯罪的边缘。可是,这些“坏孩子”是真的无药可医吗?还是教师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这一点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