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这个时候的孩子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希望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将他当大人看待,那我们就要从这个角度去做,有什么事情和他坐下来,平等的耐心的交谈,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很大。有学者指出,目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良的教养方式。从现实情况来看,家长的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
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对于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父母要将心比心,多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我们要相信世上没有沟通不了的事。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形成和谐的家风,父母要创造情景,陪伴孩子拔节成长,打开孩子的心门,多鼓励多欣赏,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多利用空余时间陪伴孩子参加户外运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男生的话比如说周末可以一起出去打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女生的话可以报名一些课外兴趣班学门乐器,可以做做手工提升自身的气质与才能。这样做,孩子的眼界开阔了,不仅不易陷入早恋的危机,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您与孩子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