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的5个工具
巴巴在企业文化的打造上,主要运用五大工具。
,文化道具
巴巴会借助一些“物语”来与员工的心连接,通过借物管心。比如,的“倒立文化”:的员工都要学会倒立,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中换个角度看问题。
第二,传承布道
认为,价值观的宣导和传递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传播机制,员工不应是卫道士,而应该成为布道者。比如对老员工的管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只有五年以上的老员工才能佩戴橙色的工牌,这个工牌只针对工龄,跟职位并无关系,这是给老员工的一种荣誉和尊敬,同时也是激励着老员工主动去传播企业文化
培养新人上,有什么可取之处?
新员工进入之后,会经历三个时期的培训。
1,新人会有一个入职满27天的专制培训。27天的培训,新人会接触到三种类型的培训,分别是:公司的文化制度(42%)、产品知识类(28%)、技能心态(30%)。
2,上岗后3-6个月时间,会组织融入相关项目的培训。在,入职天,新员工会加入所在团队,做相关介绍和展示,接下来还有团队各种活动,比如户外运动、聚餐;另外在入职满1年、3年、5年之后都有不一样的培训。
3,的人才观坚信,很多天才都是放错了位置的明星,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还有轮岗。即,体验其他岗位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说:“战略有很多意义,小公司的战略简单一点,就是活着,活着重要。”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重要、首要的事情是生存下来。只有盈利之后,才能继续发展,如果一味想要扩张,想要扩大名声,而不管公司的财务状况,那即便名声再大,这家企业也是无法发展长久的。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每天都有企业在倒闭,而这种现象多半发生在中小企业身上。有资料显示,极少有企业生存超过75年,大企业的寿命仅仅是普通人平均寿命的一半,甚至大多数不会超过普通人寿命的一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从猿进化而来,正是这句话的体现,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家企业想要持续地生存发展,就要主动去适应市场,针对适合自己的消费群体,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茫茫的市场大海中取得一点立足之地。
危机来临,为了保住公司,大幅裁员,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战略。
作为管理者的全力安抚公司员工,他为公司员工规划了巴巴未来的目标与计划。提出了切实的点子,慢慢让员工躁动不安的情绪安定了下来。对公司的员工说:“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你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你心浮气躁,请你离开。”
经历了这次的动荡,心浮气躁的状态渐渐消失了。虽然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但也是一个普通人,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在巴巴迅速壮大之后,忽视了潜在的危机,他和大部分企业家一样,一心想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所以,他不断扩展巴巴,加速巴巴的发展,不断抢占市场。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很大的价值,可是快速地发展和大面积地铺张,令企业因为尾大不掉而终被市场的洪流所冲垮。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
距离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距离
我们近跑了一些地方,特别是我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里看到中国的知名企业家讲了这句话,让我觉得很不以为然。他说:“我这个企业很难管理,哪怕通用前任CEO杰克.韦尔奇来到我这里管理,多只能待3天。”
,杰克.韦尔奇不会待3天;第二,他来了一定会改变你的企业。可怕的不是距离,而是不知道有距离。我在网站上也讲过这句话。我先讲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在浙江省散打队当教练,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武当山下面有一个小伙子非常厉害,他把所有的人都打败了。他认为自己天下,就跑到北京,找到北京散打集训队教练,说:“我要跟你的队员打一场。”教练不让,反而让这个小伙子更跃跃欲试。后教练同意了,结果5分钟不到,这个小伙子就被打下来了。教练跟他说:“小伙子,你每天练两个小时,把每天练半个小时的人打败了。我这些队员每天练10个小时,你怎么可能跟他们打?而且我们队员还没有真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每个月一期8000人4天3夜线下课程,了解详情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