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互联网广告圈从业产品,看到前面的回答都没说到点上很是心痛啊,必须来和大家说下什么是真正的信息流广告。
由于信息流广告的特性,广告效果越好,内容性就要越强,也因此这要求投放者必须不断优化广告,让广告真正的成为内容的一部分,从而促进行业的整体升级,而不是像现在充斥各种粗鲁的广告!
信息流广告就是与内容混排在一起的广告,又叫原生广告:又叫不像广告的广告,又叫长得像内容的广告,如果你不留意在它们周围出现的“推广”、“广告”字样,可能你都不会发现这是一条广告。比如:
1)微博信息流中,长得像内容的广告
2)微信朋友圈中,长得像朋友发的动态的广告
你把它们和传统的广告对比,就可以看出信息流广告的2个好处
1)不在用户操作和阅读的时候强插广告,对平台来说,商业和用户体验之间可以有比较好的平衡
2)对广告主来说,这种投用户所好的形式,同时根据平台的特性可以自发产生二次传播(比如微博的转发,朋友圈的点赞),这就决定了它是容易被用户所接受的,效果也是
任何投放,不做人群画像都是在浪费钱!
因为搜索是精准推广,信息流是主动推广,主动推广效果取决于主动推送的人群是否匹配,人群匹配度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人群的画像和定向问题!
因此,做好人群画像很重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工具分析用户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甚至地区、时间段都是可以的!
总句话:你有多了解你的客户,你投放的信息流广告效果就有多精准。
比如:百度指数后台可以基于目标关键词给出相关用户画像:年龄、性别、兴趣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分析用户的收入状况、职业、学历、地区、时段、平台等!
基于以析出适合自己产品投放的平台和投放时间段投放人群画像等,就基本上做到了精准的广告投放,这样投放出去的客户效果才更好!
信息流行业还在不断的快速发展当中,我们都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实践,愿大家都可以学有所得!
信息流广告投放的策略:
1、低成本策略,实施低成本策略需要对素材及落地页同步优化,素材点击率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就可以较低的出价获得较多点击量,另外落地页的转化率也需要提升,研究用户习惯,减少转化路径,突出转化按钮的位置,突出产品的卖点并强调客户利益所得(活动、优惠等)。低成本策略比较适合刚起步的小微型企业,人群的精准度及成本的低廉,可以很好的分金到技术、产品更新上,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高策略,尽可能多的获取客户,首先预算要充足;其次出价要高(一般比平台给出的价格高出20%);再次素材点击率高,定向要少,后落地页转化率要高(页面要足够吸引人),高策略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精准化的原则,但可以快速实现品牌和市场的快速增长(比如贝壳)。这种策略是带有极大的风险性,但同时也会有可能3、品牌型策略,这是有悖于精准广告投放理论的投放策略,kpi指标是重视曝光,不重视后续转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类型的投放方式呢,其实很简单,市场有很多产品,人群较分散,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或者受众是所有人,亦或者无法分析受众人群,这种产品我们在投放的时候无法给出具体的定向,投放的目标也只是曝光型为主,所以我称它为品牌类策略。
以上就是信息流广告投放之前需要了解的内容,由于每家广告主的需求不一样,那么在投放之前就一定要多方面去了解,去准备广告素材,去整理广告内容,将这些准备工作完善之后,信息流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