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我们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压制。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的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家长常常会质疑,为什么叫他向东,他偏向西?为什么越叫他少玩游戏,他越是抱着手机不放?气急败坏之下家长也会生气吼孩子,甚至动手打,结果就是孩子更加和父母对着干。于是陷入了关系的僵局。
家长这么做也许是为了维护家长的,觉得孩子理应听大人的。然而中学生也想维护自己的自和自尊心,既然不能逃跑,就只能选择反抗,于是就陷入了“权力之争”。
“权力之争”必定是双输的,如果想要恢复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有效沟通,父母不防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言行:对待孩子是否太过严厉?是否太过强调大人的,不够?是否太过唠叨?是否太过注重面子,不由分说地责怪孩子?是否太过关心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人与人的真实需求,可以共存共赢。但小我的自恋,只能活一个。
比如,妈妈和宝宝都需要足够的睡眠休息,这个真实的需求是可以共存的。而且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妈妈随顺婴儿,彻底放弃控制孩子的入睡时间,跟着孩子一起呼吸,活在当下,孩子和妈妈自然能协调一致睡眠规律。同时,家里人也要全力支持妈妈,帮助妈妈分担。
但是自恋的小我,把婴儿不肯入睡视为对自己的攻击,那么就需要“睡眠训练”来反击婴儿,击碎婴儿的自恋,保全父母的自恋。被父母吸掉生命力的孩子,将来得靠吸食自己孩子来补补。
关于目标
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
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
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