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无法控制的大吼大叫一般有如下原因:
一是,来自遭受强烈挫折的反应,觉得自己无能,怎么连这件事都搞不定;
二是,我的父母这样对我,我也学会了大喊大叫;
三是,大喊大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四是,大喊大叫是的选择。
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再不是家、教育咨询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这时,朋友是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
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
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放权"给孩子,他们担心孩子太小,太幼稚,做出的选择很可能是错误的。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从一开始就替孩子做好了决定,觉得孩子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
但是,人生是孩子自己的,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协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孩子成长。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气质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去养一株植物,那么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了解植物的习性。它究竟是喜阳还是喜阴,是需要多浇水还是多浇水。只有在了解植物习性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让它存活下来。
如果我们养的是仙人掌,水浇多了就有可能会烂根;如果我们养的是吊兰,放在阳光下暴晒就有可能会死掉。阳光、水在我们看来都是好东西,但是却不是对所有植物来说,都是越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