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大家相互之间,都成了亲密的朋友,短短五天,就感受到了那一份暖暖的友情;
欢乐——在那里,孩子们回到了他们的童真,在大自然中体会那一份淳朴的欢乐;
体验——切合主题的体验活动,扩宽大家的视野的同时让孩子将学到的道理融入心中;
团队——孩子们也开始学习如何放下自我,去关心别人、为团队付出;
自理——这里没有爸爸妈呵护,我们也要学会自己长大,自己叠被、洗衣、整理内务;
礼仪——大家通过基本的餐桌礼仪学习,懂得一餐一饮都要心存感恩,把尊师敬长、父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榜样——在这里大家也开始去触摸古人的心,去感受到更高的人生追求,激发自己的志气,明白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反省——很多孩子也开始学会看自己,不再是遇到问题归罪别人,而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亲情——大家知道也愿意将心通向父母那里,学习理解父母的难处,学会要去体谅父母;
感动——这里,有惭愧的眼泪、有温情的眼泪、有悲悯的眼泪、有欢喜的眼泪……一切,因为大家的性情受到了开发、生命感受到了光明。
当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时,一家三口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某些具体方法,治果会更理想。
对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的治疗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对它的预防。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家庭、教育咨询和社会都应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 其实家长也是孩子的任老师,应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应创造轻松、和谐、温暖、平等的环境,关心其身心健康,鼓励孩子积极向上、增强自信心,自强自立,磨练意志,适当的参加劳动和技能锻炼。经常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不良的动态及时以委婉的语言、严肃的态度给予纠正,关注孩子的道德观念的培养。有效疏导青少年心理上的不良变化,让青少年懂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应该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侵害他人的权益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大多数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和父母对质,而是因为成长期的家庭教育或生理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所以当父母了解这些原因时,首先应该接受和理解孩子。不要过多的抱怨孩子,也要知道叛逆期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短暂时期,它很快就会过去。所以,父母可以无条件地接受和爱孩子,并帮助他们尽快度过这段时期。这样,将来,你的孩子会更加爱你、尊重你。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厌学,实际上还是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有关。厌学比较常见的心理特征有如敏感、不安全感、抑郁、焦虑、稚气、人际紧张、情绪紊乱等。而厌学常见的人格特征则有安全缺乏型、自尊维护型、情感依赖性和意义缺乏型四种。
安全缺乏型的厌学者,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容易和人比较。所以很难以承受学业不佳时的失败,因而容易厌学。
自尊维护型的厌学者,将成绩和自尊挂钩,一旦成绩不佳则自尊心受到打击,因此也很容易因为自尊不足而厌学。
情感依赖型的厌学者,学习动力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因此在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会导致厌学。
意义缺乏型的厌学者,追求轻松自由的气氛,因此会对于压力表现出逃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