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叛逆,说上两句就开始嫌你烦,一口一个“别烦我”,在家就知道粘着电脑、手机,每次想跟他说说话,他都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多说两句就大发脾气,还时常关着自己的房门,并死死地反锁。
面对此情此景,作为家长的你,是感到失落?难过?无奈?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大发雷霆?
也许你会质疑,小学时的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怎么突然不见了,感到与孩子的心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陌生。
其实我想说,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家长没有跟上孩子心理成长的步伐。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要学会给予其一定的信任感,家庭的大事或者关乎其个人的事能够跟孩子商量,听听他们的看法。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也可以适当示弱,让孩子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并且适当肯定他,让他体验到价值感。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一起帮孩子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要不由分说就替他们做主,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很强的不信任感和不被尊重的感觉。
家长的改变通常对于中学生的叛逆行为的改善会有巨大的帮助,如果在其中遇到了问题、阻碍,或者孩子的叛逆表现较为严重,建议家长们要及时向教育咨询心理辅导中心或心理咨询机构求助,通过专业的途径有效解决心理困扰。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阶段。
一方面,第二性征的出现、身体的急剧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冲击,面对身体的变化他们常常不知所措但是又误以为这样就代表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被家庭、教育咨询以成人的方式尊重,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凸显出自己的价值,同时又渴望外界的认可和信任。
而另一方面,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育仍然比较缓慢,还不具备一个真正的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往往会遭受别人的质疑,看到现实的落差。两者之间的心理落差,让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处于极其复杂的矛盾中。
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敏感、脆弱的,他们的情绪波动也很大。心有千千结,却无从诉说,有万般思绪,却无法化解。他们看似有强烈的独立意识,渴望能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父母的羁绊,享有独立。
然而事实上,此时孩子的内心十分脆弱,在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父母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需要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建立自尊自信,强大内心。
挫折忍耐力跟意志力有关,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而是靠体力,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做些体力上的活,有好处。
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怎么办?不要把精力放在护着小的上面,而是放在大的上面。
孩子在1岁前,甚至是3岁以前,是由母亲抚养。
人在生命早期是很无助的,认人是早的情感依恋,父母才能给孩子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