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孩子当做圆梦的材料
有些父母,自己的梦想实现不了,就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把他当成做梦的材料。
“妈妈这辈子很可惜没当成画家,你要好好给我学画”,这不是强人所难吗?除非他有兴趣和天赋,否则越勉强,他就越苦恼。
父母可以做父母的梦,但千万不要把自己没完成的事情寄托在孩子身上。
因为他是他,你是你,你可以自主,他也要自主。记住,子女是父母所生,不是父母所有。
父母对子女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支配权。孩子不是你口袋里的钱财,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子女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梦想,他的梦不一定是你的梦,不要勉强,否则徒劳无功。
用反义词给孩子积极的鼓励,而不是消极的评价
当你想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不好的评价时,先想想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什么,再说出口
比如,孩子依赖性强,不要说“你怎么啥事都不会做?”而是改成“你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小大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孩子贪玩,不要说“你怎么就知道玩?一点不爱学习?”而是改成“游戏的时间到啦,现在我们看一会书吧!”
比如,孩子任性、倔强,不要说“这孩子太任性了,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而是改成“宝贝,别着急,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孩子胆小,萎萎缩缩,不要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啊?”而是改成“勇敢一点,妈妈喜欢你勇敢的样子!”
比如,孩子没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不要说“怎么三分钟都坐不住啊?太没耐心了!”而是改成“再坚持一会,妈妈知道你肯定可以的!”
经常使用这些积极的鼓励的语言,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自信,真的会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
长大后,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孩提时代,怀念那时候无需犹豫的勇敢,羡慕那时候毫无杂质的想象。同时,我们总是惋惜,如果当时候的一个小小困扰,可以得到善意引导,结果是否会有不同。有时是天赋还是顽皮,其实就是一念之差。而我们完全有理由去相信,一个正向、善意、耐心的引导,终会走向一个好的方向。
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力度,清理整顿教育咨询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少年远离、远离,营造一个青少年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