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 孩子们像进入-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
给自己的孩子一个笑脸
不要把工作或者工作以外的不愉悦的心情带回家,即使自己在外面多么的不如意,也要记得在进门之前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孩子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笑容满面你,其实也减轻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觉得你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孩子对你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你说。
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有倾诉的欲望,家长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孩子,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安慰。否则,孩子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
多陪陪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单,从小缺少玩伴,所以,做父母的就又多了一个任务,陪孩子玩,经常和孩子一起去选择适合她读的书籍,和她一起逛街,和孩子一起玩扑克牌,一起运动。在这过程中,家长又可以了解孩子的好恶,并适时引导孩子。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玩,陪孩子说说话,也许孩子就不会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了。
想要避免大喊大叫,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通过理解让自己平静下来。
要意识到自己愤怒的信号,让自己冷静或者先离开,等自己平静的时候再处理这个问题。
用轻声细语来替代大喊大叫,很多人也许不相信,但其实:声音越小,威力越大。
当你把孩子拉到一边,小声地、认真地跟他说话,会比你大声地喊他,更容易让孩子听得进去。
还有一个挺绝的招,就是想一想这是你后的日子。假如这是要离别的日子,你还会这样跟孩子度过今天吗?
当你能够用这么多的方法去提醒自己的时候,大喊大叫的习惯会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