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叫的恶果,就是并没有让孩子学会自主判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孩子并不知道事情的边界在哪儿,只是凭家长的吼叫来判断事情的正确性。
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会有对别人人身攻击、语言攻击或者缺乏积极的行为表现。
父母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其实找到了父母的弱点,成功地干扰了父母,并且他也学会了大喊大叫。
大喊大叫的就在于它看起来非常有用,但它导致孩子怀疑父母到底是不是爱他,它让孩子觉得特别孤独、害怕。
想要避免大喊大叫,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通过理解让自己平静下来。
要意识到自己愤怒的信号,让自己冷静或者先离开,等自己平静的时候再处理这个问题。
用轻声细语来替代大喊大叫,很多人也许不相信,但其实:声音越小,威力越大。
当你把孩子拉到一边,小声地、认真地跟他说话,会比你大声地喊他,更容易让孩子听得进去。
还有一个挺绝的招,就是想一想这是你后的日子。假如这是要离别的日子,你还会这样跟孩子度过今天吗?
当你能够用这么多的方法去提醒自己的时候,大喊大叫的习惯会逐渐减少。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帮你的孩子确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先看看孩子的现状和孩子的潜能,尤其对于那些目前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孩子,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你可以帮她制定一个分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以孩子现在的成绩为基点。假如孩子这次只考了50分,那么,你不要期望孩子一下子可以升到80分或90分,当然这样的奇迹也可能会发生,但不论怎样,我们的期望值不妨低一点,比如说孩子下次及格了,你就可以奖励了。这样对于她的压力小一些,而且当孩子的成绩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地好时,我们可以和她一道分享这难得的喜悦!而这,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应从态度上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遇到问题要与孩子商量着来,给他自主的空间,多听听他的想法,拿出方案,让他觉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他就会愿意与你沟通,愿意让你参与他的事情。
如果你想采取命令的方式,独断专行,让他一切都要按照你的方法做,那这样他会更加叛逆,你们就无法交流,这时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自主意识也很强,从力气到个头都与家长相差不大,因此对家长的方法往往不满意,所以家长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上来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