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要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不顺心的事处处都有,不能一不顺心就跟人起争执,甚至坚持错的是对的,这样只会导致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心境越来越差!
同时,教孩子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多谈心,交流情感,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这样和别人的隔阂才会越来越少!
教育孩子,要像识字一样需要有人教导,有人领路前行,才能避免孩子走岔方向,避免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和老师家长心中的“问题孩子”!
家长犯错后会把责任推拖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当面指出大人的错误后尤是如此。然而,大人利用自己的,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将其归结到孩子身上,如此孩子心中会感到不平衡,他们会觉得凭什么大人可以不认错,我必须认错?您在孩子心中的也会因此受到挑战。
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
误区一: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误区二: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