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与以往不同发举动与行为时,家长就得引起重视。在孩子心情平静的时候,坐下来与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在与孩子谈完心之后,可以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与父母商量,都可以告诉父母,这样,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引导孩子走上人生的正轨。关键是要让孩子与父母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可以如朋友一样分享秘密,解决困难。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时,一定要积极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从根本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打骂式”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反映了家长从来不曾试图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诉求,而是根据孩子的表现,用一种反向力量来塑造TA的情况。
中国父母讲究家长,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做错了事情,从来不给孩子反驳的机会,不让孩子开口说话,不听孩子解释,直接就一通打骂责备。
如果孩子有还嘴,还会被父母视为犯上不孝。次数多了,孩子就习惯了不申诉、习惯了被冤枉,习惯了把委屈憋在心里,长大以后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软弱可欺的人。
所以,做为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情,一定要听孩子的解释,不要只顾自己的父母。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成因是什么呢?
1、父母接受的教育与子女接受的教育之间的偏差太大,父母的思想仍然是过去式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管理当前的子女,给青少年们带来太多的压力,让青少年们一点都不服气,时间久了自然就导致他们的。
2、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生理上慢慢的出现第二性征,使得他们会忧愁、抑郁、焦虑,而家长却无法理解。
3、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思想开始成熟,在许多问题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他们会渴望长大和关心,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孩子,但是父母总是把他们当作孩子,不想听他们的想法,这使得他们很无助。
4、这是一个提倡专业化和显示个性的时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青少年们会追求与众不同,不按常理出牌和玩酷也是正常的,青少年也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季节,他们甚至会幻想自己是伟大的骑士精神,把现实扔得远远的。
5、在经济的发展和父母的溺爱助长了子女的叛逆心理。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几乎都能满足,所以他们开始变得任性,逐渐变得傲慢起来。
6、随着离婚率的增加和外出工作人数的增加,许多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温暖,有许多孩子对父母有不满,青少年们就会有"不管我就什么都别管"这样的心理。
7、父母没有养成与子女交流的习惯,所以青少年习惯有什么事情都背着父母,而选择对朋友诉说,他们对朋友的依赖导致他们结交朋友和诉说自己的想法,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了他们叛逆的支持。
侵犯孩子的隐私权
不少父母多多少少会去翻孩子的东西、看手机简讯,你做任何事跟孩子隐私权有关的,切记一定要有本事不让孩子发现。
关于孩子的隐私权,父母要把握能物归原处。很多父母很粗心,像有父母趁孩子洗澡,去看他们的简讯,删了不该删的东西,孩子都知道,有些孩子明着跟你吵,那反而好,但如果知道而不跟你吵,他多半可能会用别的方法响应这件事,暗着来,或是把事情藏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