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沟通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的时候把他们当作大人,用平等的姿态和商量的口吻、语气和他们讨论事情,这样他们反而会站在大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并且家里的一些事情也应该让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会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明白父母的辛苦,但同时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太大的压力会让敏感的青春期孩子们有其他的想法。
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再不是家、教育咨询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这时,朋友是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
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
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不管是谁,只要是成年人,都经历过叛逆期,每个人的叛逆期大致相同但又不一样。比如男孩子和女孩子,有很大的区别,女孩子爱闹情绪,不吃饭,男孩子爱打架,离家出走和顶嘴等等。
其实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让父母无奈,管吧!越管越凶,甚至适得其反,不管吧!又变本加厉,真的是一个很为难的年龄段。
我们的社会水平在提高,家长也有攀比心理,装饰家园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己孩子的生活水平,把他们打扮漂亮,给他们兜里揣上钱。
试想,当孩子兜里装着钱的时候,他们上课总是在想如何花钱,势必影响学习。家长要防范孩子物质需求膨胀造成的恶果,但又不能不给予物质的满足,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家长要学会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