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压抑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是父母应该鼓励的,而不是压制,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着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要学会适时地放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自己的领域里独立探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也能让孩子更有自信。
3.培养孩子丰富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事物,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宽孩子的接触面,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同情与热心
在一起起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很多孩子虽然不是施暴者,目睹欺凌的发生后却默不作声甚至议论嘲笑,可是当悲剧发生,所有人又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也是校园欺凌!
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之前,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若父母平时对生活中的一些恶性或欺凌事件采取淡漠的态度,孩子又怎会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教会孩子善待花草树木开始,以一颗热切之心对待世界,并教育孩子和亲人、朋友和谐相处,遇到困难相互帮助等。
青春期性心理冲突。调查发现,发生厌学与一些孩子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孩出现初潮和男孩遗精时,由于神经、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害怕教育咨询其实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弃学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
学生本身也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或 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重度厌学
具体表现为:基本上不去教育咨询、不愿意
出门、害怕出门、封闭自己、上网时间
无法控制、情绪波动大、喜欢发脾气、
有的孩子还砸东西;非常任性、固执
甚至偏执、好高骛远、说一套做一套;
说话不算数,说好去上学,到时间又不
去,强词夺理、有的连书都不动一下,
整天感觉很累、很疲惫、作息时间
开始无序,有的只要不跟他谈及上
学的事情,什么都好,一谈上学就
发脾气等。
解决办法
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跟孩子去探讨上学的事情,因为孩子已经无法上学了,也不好跟孩子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什么道理都懂、都明白,但是自己就是到不了教育咨询,有机会就多陪孩子聊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白天孩子不敢出门,就晚上出去或是远离熟悉的人群,出去旅游一下,尽量保持跟孩子的亲密关系和正常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