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目光接触、消除分心、倾听时切忌开口、让孩子知道你在听着、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理解,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多多鼓励并支持你的孩子去学习,去做出合理的选择。如果你的孩子做不到,那就帮他吸取教训,而不是过度惩罚他。可靠的纪律是关爱和理解,只有当你和孩子之间有了充分的相互理解,纪律才能发挥出的效果。不肯悔改是叛逆孩子伪装自己的表现方式。比如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注、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想要报复、充满嫉妒、感到害怕、甚至身体不舒服,都可能会导致叛逆行为。经常使用后果惩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孩子对这种强度已经逐渐适应了。时间久了,父母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严厉。后果惩罚就会升级,直至失控。同时,孩子的恐惧、愤恨、痛苦就会湮没他们学习的潜力。在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咨询的教学之外,要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爱好,不要把孩子当作为教育咨询制造分数的机器、为老师制造教学业绩的努力,也不要把孩子当作为父母争光的工具。
父母理解孩子的成人感,内心的纠结,接纳他们变化无常的情绪。
他们的内心时常很矛盾,期盼自己有成人一样的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可现实通常是不能满足的,所以叛逆、对抗,有时候是自我掩盖的表现。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喜欢被人从头管到脚。对于家人和老师的教导,他们根本就听不进去,有时候忍不住了,他们还会和别人顶嘴,别人说他们一句,他们就回别人十句,他们总是会有一大堆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犯下的错。总之,他们会把所有反对他们的人看成是敌人,并且会一直和他们对抗下去,给人一种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跳黄河不死心的感觉。
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但是在很多的家长眼里,会觉得孩子变了,变得不听自己的话了,也就很多家长口中的“变坏了”,其实,逆反心理在青春期是很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