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的情况,关注他们使用手机和电脑的频率。
朋友聚会,喝酒K歌,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场。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说人是非。
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地玩手机,玩电脑,打游戏,打麻将。
每周和孩子来一次有仪式感的谈话,凡事要总结规划,不能处于无序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生巨大的变化。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
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
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
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
然而,对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反而觉得万分苦恼,深怕这种叛逆,不只是打破成人惯有的,更能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
关于定位
在家里,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教育咨询,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的表现更出色,老师还当你是块宝。
社会也一样,以后,你要成为富人还是穷光蛋,要住平房还是别墅,要别人瞧不起还是尊重,都靠自己负责。
人与人的真实需求,可以共存共赢。但小我的自恋,只能活一个。
比如,妈妈和宝宝都需要足够的睡眠休息,这个真实的需求是可以共存的。而且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妈妈随顺婴儿,彻底放弃控制孩子的入睡时间,跟着孩子一起呼吸,活在当下,孩子和妈妈自然能协调一致睡眠规律。同时,家里人也要全力支持妈妈,帮助妈妈分担。
但是自恋的小我,把婴儿不肯入睡视为对自己的攻击,那么就需要“睡眠训练”来反击婴儿,击碎婴儿的自恋,保全父母的自恋。被父母吸掉生命力的孩子,将来得靠吸食自己孩子来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