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孩子的朋友
很多人说要让孩子有自信,但如果孩子每次选什么,父母就说:怎么老是交这样的朋友、穿这样的衣服?每天都讲这个,孩子怎么会有自信?
青少年表面上不认同你,但他还没发展出清楚的自我认同,其实他在乎任何人的批评。父母的眼光也许很好,但当孩子慢慢建构自我认同时,父母不要太快批判,因为那是一种否定。
当有这种情况时,我建议,把他的朋友当朋友、善待他的朋友。
善待他朋友的好处是,如果那位朋友是流氓、不是太规矩的小孩,你请他吃个饭,也许他下次打架时还特地不让你的孩子去。
多了解孩子
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可以了解下孩子近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烦恼,跟某个朋友关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理解,听听他诉说等等。
社会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容易导致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特征,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
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有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必要时一定求助于心理医生。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