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在整个儿童期到成人以前,是的个高峰,很多孩子都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孩子们对个人的未来,对前途悲观、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多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极点,抑郁而轻生,更别说厌学。
如何做父母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言传身教”,尤其是“身教重于言教”。孩子有各阶段的成长特点,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以及思想上,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智,做家长的要跟孩子拉近距离、友好相处,慢慢引导孩子成长。
如果希望孩子改变,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遇到问题多思考、多琢磨、多尝试、多纠错,相信任何一位父母都能找到合适的教育孩子方法。如沐春风,但是效果显著,你也会发现,原来教育是如此有趣的一件事。
聪明的家长和老师,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比较笨的家长和老师,总想偷看学生的手机、QQ、日记,总想让孩子在你面前是透明的,这怎么可能,怎么可以!哪个孩子没有一个青春的?你自己没有过吗?当年教学时,我觉得自己算是跟学生关系融洽了,可是等多少年之后,学生们聚会时讲出来的秘密,让我都觉得自己是鬼子,他们都是八路军、游击队!再说了,他们聚会时讲出来的,恐怕也只是冰山一角吧?!
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有一些确实是教育专家,懂得如何识别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如何因材施教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但是多数人却没有这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是凭着脑子里的一些观点和自己上学的一些感受来培养孩子,这就十分危险了,要知道,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社会高速发展、各行业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再靠着过去那些感性的、零散的经验,已经不行了。我们大家去医院,有敢自己诊断、自己开药的吗?为什么到了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就敢自作主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