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少唠叨
少表现出“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这样的念头。“唠叨”基本是中国家长,尤其是中国妈妈都会有的一个表现,而其实往往这些唠叨并不管用,还会造成反感或逆反心理。
更有些家长会常年把诸如:“别人家的小孩”“你知道我和你爸爸每天有多辛苦吗?”“我们都是为了你”等等这类的话挂在嘴边,孩子听了这些除了有点烦有点小歉疚以外其实真的不会改变什么,反而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变得不喜欢和家长交流。
孩子的叛逆期是什么时候?
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2、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3、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改变孩子的叛逆,从改变自己开始
面对叛逆的孩子,家长们首先要对照自身,每天有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正向反馈:
对孩子微笑了吗?眨眼睛了吗?
有没有拍拍孩子?
有没有跟孩子站得很近?
对孩子说“我爱你”,跟孩子目光接触,然后拥抱他,点头、握手。
参加教育咨询的各种活动。
给孩子举行的生日聚会。
这些活动每做一项,就给自己一个肯定的评价。
当你做到了以上所有的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头上不承认,也会在心里非常高兴和感激。
人生主要有两个逆反心理时期:
(1)幼儿时期
当人处于“断乳期”时,此时儿童开始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时期的儿童常常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抗,不听话、任性、反抗父母的约束。可以把这时期的反抗称之为“反抗期 。
(2)青春期
从青春期开始,即当人处于“第二断乳期”,又称为“心理断乳期”时。青少年随着生理成熟和智力发展,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急切想取得独立自治,摆脱过去那种依赖和束缚,从而产生了要抵抗和排除在他看来是压抑自己的那种外界力量的欲望。于是,出现了“第二反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