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再不是家、教育咨询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
这时,朋友是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
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
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
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冷静地面对孩子的错误或不端正的态度
当孩子对你的话语有过度的反应或者对你态度不端正,请不要太过于计较,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大脑一热说出言不符实的话。如果你被他的态度影响,因此被孩子激怒,和他吵架、批评他,就一定会让冲突升级。和孩子直接的冲突,只会让你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差。
西格尔教授介绍了一种“90秒方法”。当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你需要等90秒,这段时间足够让父母愤怒的情绪平息下去。然后再与孩子进行沟通,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不错!
在我们的家庭和教育咨询教育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孩子就应该自己能做好,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教育可是一项工程,就像盖高楼要一层层的盖,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是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去指导,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指导中逐渐学会掌握和应用正确的思考和判断的的方法。这样的教育顺应了孩子独立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不会因为能力上的缺乏而导致有害于成长的事情发生。
经历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表现为:爱跟父母唱反调,家长不让干啥就偏要干,还总是觉得父母唠叨。
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起伏较大,爱乱发脾气,喜欢玩游戏,不喜欢学习等等。
而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些举动,有时候会无可奈何,对孩子讲道理讲不通,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不听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