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少年沟通交流
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逐步增加,面对家长、老师及同学们的人际交往压力,出现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时,家长们不要着急,不要单纯的为孩子们的行为而焦虑,我们可以静下心,与孩子好好沟通,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如果大家都无法说出来,那就让孩子画出他的世界,然后帮孩子分析事件背后的意义,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前进。
接纳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也会在偶尔的时候犯一些错误,父母们要注意的不是孩子的错误,而是要学会接纳。
接纳孩子一时错误的想法和语言,因为只有先接纳了,感到受到理解,孩子才会听你往下说,父母才有施加影响和纠正孩子的机会,学会接纳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一些小过失、过错,就可能会导致孩子不能悦纳自己。如果孩子不悦纳自己,就会带给孩子内心的冲突。
谈到现在的“问题少年”“儿童”等现象,姜老师说,其实心理学家早就指出: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父母。0-12岁,是一个人人格模式形成的至关重要时期,是人生剧本的谱写期,而孩子人生剧本的谱写者就是父母。父母如果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而忽略其心理需求,就容易让孩子出现问题,如:脾气暴躁、逆反、沉迷网络、早恋、自闭等,进而形成“心结”,并印入他的人生剧本里。
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教育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