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当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时候,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比如,孩子不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玩具,父母就会给孩子贴上道德有问题的标签。可是,如果孩子处于两三岁的阶段,那么他还处于自我中心的时期,他们"看不到"其他人,所以不会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这是捍卫自己的一种外在表现。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对自己不尊重。
我们怎么样和“叛逆”孩子沟通呢
打不得骂不得,也放任不得,半大的孩子真难管,在许多家长无奈于青春期叛逆的同时,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叛逆,是被逼出来的。其实,孩子在生活中也很矛盾。”孩子心声:渴望父母也能认个错“在父母眼里,父母永远都是正确的,孩子从来就没有对过。”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将父母也能勇于承认错误,看成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我们中,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坏孩子,关键在父母理解不理解我们。有时候,孩子也挺矛盾的,孩子知道父母肯定是要孝顺的,但如果‘听话’就是所谓的孝顺,即便是父母说错了,孩子们也要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那活着就真没意思了。心想:为什么做父母就不能有错呢?”
青春期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开始对社会人生有自己本身的看法,渴望自己独立和被外界尊重,但由于父母不当的管教态度,以及对孩子“隐私”和个性的不尊重等都容易使孩子感到厌恶而产生反抗行为。而父母让孩子提前进入社会,过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人间险恶”或者苦口婆心的说着自己的建议和经验不能自己以身作则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抗倾向。
冷静地面对孩子的错误或不端正的态度
当孩子对你的话语有过度的反应或者对你态度不端正,请不要太过于计较,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大脑一热说出言不符实的话。如果你被他的态度影响,因此被孩子激怒,和他吵架、批评他,就一定会让冲突升级。和孩子直接的冲突,只会让你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差。
西格尔教授介绍了一种“90秒方法”。当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你需要等90秒,这段时间足够让父母愤怒的情绪平息下去。然后再与孩子进行沟通,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不错!
初一学生已开始在人生的多种矛盾中,步入了人生的“多事之秋”,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和障碍。因此应该全面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矛盾,注重心理辅导。对初一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主要有:(1)自我意识的教育。(2)情绪辅导。(3)青春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