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母体里分离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虽然这时候他还无法离开父母独自生存,可他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现在,很多父母会无意识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划好的道路前行,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未完成愿望的希望。每个生命个体成长的速度和方向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拔苗助长”会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成长的,要尊重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规律。“关怀而不干涉”意味着要恰如其分地关心孩子成长,给成长需要的各种养份和发展空间。“分享”是指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和教训,不是对孩子说:“那样不行的”“这样做是错的”“别从那里走,你会摔跤的”等之类的话,孩子不会对说教感兴趣,他需要的是亲身体验成长的过程。
老人们总会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意思就是说,孩子在小的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承担了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虽然可以一时免于孩子的哭闹和纠缠,但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会导致的后果是可以设想的。父母总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却不知道那都是因为自己将他们保护得太好了,不让他们有懂事的机会!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体谅父母,为他人着想,就应该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头,尽点义务,担点责任,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懂得珍惜,懂得付出,懂得体谅和包容。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骄。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要重视、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们宽严有度,做到严厉而不失温情,放手而不失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适当劳动中锻炼他们,同时营造公正的家庭气氛,使这些孩子能在“大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的方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